top of page

金門神輦

  • 執筆者の写真: Dwell In Quemoy
    Dwell In Quemoy
  • 2024年8月17日
  • 読了時間: 2分

金門迎城隍最吸睛的,大概就是光看就覺得腰痠的扛輦了。


除了位階比較高的一些神明外,許多宮廟的境主與主祀神,遶境時都會做這樣一台雲霄戰車,所以金門很多宮廟都有自己的神輦。


在國內,金門扛神輦的方式獨樹一格,是用大幅度地擺動跳七星步,輦頂五方旗都碰到地上,輦中神明如坐雲霄飛車般,成平行狀態的那種程度,光是文字描述,我就感受到肩膀與腰背的哀號。


除了身體素質,四人一輦的大幅度擺盪,也非常吃團隊協調, 有些扛得好的,你會覺得他像在飛似的,非常具有動態感。 大概是國內祭典最好拍的鏡頭之一吧。




「金門地區輦的造型異於閩臺地區輦轎,而其遶境展演時將輦身左右激烈來回傾倒搖擺的操作方式更是獨一 無二。 但神轎作為神明出巡乘坐工具,輦的神明座椅大多僅能乘載一尊神像, 不像四轎(臺灣文轎)可以乘載較多神像,也不像文轎有較大的轎體,增加遶境時的排場威儀;又輦在操作時的激烈搖晃,造成轎夫體力極大耗費,需要頻頻換手,也造成宮廟人力需求負擔。 」



廟會時輦的操演行儀,表現出四位轎夫整體一致性的步伐、團隊合作與絕佳的默契,轎夫誇張的肢體動作與左右搖晃的神輦,由遠而近,像是一條遊龍 ,而到你面前時,在眼前的是輦蓋上的五方旗,隨著輦體在空中飛舞,像是張牙舞爪準備吞噬你的猛獸,呈現出輦的力量感與震撼性。


快速而變化多端的步法,與來回搖擺的輦體,迷惑觀眾眼睛。輦的操演步伐才五步,看似簡單,但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失誤,操輦過程中也常常有轎夫被輦槓、扁擔撞擊,甚至受傷。 扛輦會耗費很大人力,尤其是廟埕上遶三圈的激烈搖擺,轎夫體力消耗極大,若稍有負荷不住,動作上的稍有延遲,就會造成不協調,一快一慢失誤就產生。 但也看到,一有失誤,也馬上有其他轎夫立即來協助、替換,這也是扛輦需要很多人力的原因。 」


-莊養森,金門的神轎:宗族社會下的迎輦文化,頁4。


圖有畚箕輦、輦兩種,另有講求平穩的八座與四轎。


Nikon FM2 Kodak Gold 200 Kodak Ektar 100 Fuji x-t4



最新記事

すべて表示
金門的信仰

阿嬤仙逝時,是世紀末,九二一前兩個月。 錢淹腳目的九零年代終點,對岸還沒與華爾街金融一拍即合,餐館滿載,總統大選漸入高潮,選舉滿城,計程車毫不掩飾地插旗,我的中產階級家庭氛圍,則衣食無憂,未來依舊線性而樂觀,社會與經濟狂歡,彷彿永遠沒有終點,《少年吔,安啦!》的瘋狂,沒有太...

 
 
 

Comments


​金門縣金城鎮歐厝66號
Follow us

© 2020 by Dwell in Quemoy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