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地下金門

  • 執筆者の写真: Dwell In Quemoy
    Dwell In Quemoy
  • 2024年11月2日
  • 読了時間: 4分

炎炎赤日的夏晝,總建議多走室內,地下金門,就是最好安排。


坑道、防空洞與地下據點,密密麻麻,可以走人,走車,走船,甚至電影院與醫院,遍佈全島的地心世界,是有別於地表的另一個存在。



會做這些,是為了防禦,背後是二十世紀的戰爭脈絡,共軍在戰爭中摧枯拉朽,部分原因就是砲兵火力,轉進滿洲的共軍,離不開「大砲兵主義」的蘇聯支持與滿洲兵工廠。


淮海戰役時,國軍天天挨華東野戰軍三萬發砲彈,防禦工事完善的晉軍太原,也在輪番重砲中淪陷。


太原雖然陷落,但龐大的碉堡群,使晉軍支持很久,因為閻錫山成立了「碉堡建設局」收編許多日軍與顧問,環繞太原,建立五千餘座碉堡、四大要塞的環形防禦體系,讓如風席捲華北的解放軍,這裡花上半年還打不下。



因此,九三砲戰後,「地下金門」的坑道與碉堡,開始大規模興設,多數知名坑道,都在這十多年出現,並在「八二三砲戰」時發揮作用,保存國軍戰力,沒有因為癱瘓無力還擊。


所以,「地下金門」是蘇聯進入東亞的世界史餘波,不是只有金廈,也不是只有國共。



防空洞是「地下金門」的最小單位,在過去,家戶街巷都有防空洞,從街角,從屋內,甚至從房間,總有一道通往地下的門,直到現在,很多老店都有這樣的「秘密通道」。


因為安全與衛生,很多防空洞都拆除封閉了,剩餘的大多荒廢,偶爾有些作為展示,拿來儲物。


我們以前,會跑進去遊憩躲藏,雖然很濕,常滲水,但小孩愛找洞鑽,不太嫌棄,某些程度來說,防空洞是當時金門家屋的一部分。



一個個洞口,聯繫起來,就是地下道路系統了,東進西出,四通八達。


每個碉堡據點,都有深埋地下的網絡系統,許多海防據點,也有不可見的一半在地下,沿山勢地形,打造無死角火網,直到現在,甚至有未遷移的戰車身在地堡,面朝射口的大海。


有些軍用地下坑道,比如古蹟雙乳山坑道,範圍超大,路線很雜,沒有地頭帶,可能會在地下迷路。


仍舊軍營滿佈的太武山,山中也是連綿神秘的地下網,能行車進山,目前還是軍用,所以無法參觀,等世界局勢塵埃落定,也許會是金門的大景點。


不止碉堡據點,金門許多城鎮,甚至村落,也都有地下坑道系統,能在聚落範圍裡,像地鼠般迅速移動,只有村人知道怎麼走,例如後浦、瓊林與沒有開放的后湖。



當然,這些地方潮濕陰暗,空氣品質不好,參觀一下還好,待久會很痛苦,尤其是過敏的人,雨季時,一個乾爽的床被對軍人來說都是奢願。


這也是地下設施很難活化,大多只能做展示的原因,因此有些坑道,後來撥用來儲放金門高粱。太武山的經武酒窖,是少數開放的坑道酒窖,能在裡頭小酌。


更多坑道,很多仍荒廢地下,無人問聞,路況未知,路線不明,可能走一走沒路,也可能柳暗花明,早期甚至還有許多軍械,雖然有安全疑慮,但獵奇的探險慾,許多人樂此不疲。



尤其那些比較挑高的坑道,感受其實更像山洞,不同坑道的坑口與射口,與內外虛實的各種光影變化,有著自然與人為交織的廢墟美感,有些因此成了景點。


若有安全疑慮,可以選擇修復較為適當的據點或坑道,例如沙溪堡,高洞,成功坑道,修復的人為沒有蓋過時間與自然的刻痕,靈光仍在。



比起行路的坑道,還有更大的地下空間,行船,聚會,醫院都有。


金門很多地方,挖下去就是硬度十足的花崗岩,要在山中鑿開一個廣袤的室內空間,非常困難,國軍用了無數炸藥,也死傷許多年輕的台灣生命,才逐步蓋出這些深埋山中的世界奇觀。





有些廣袤的地下空間,是為了行船,為了反攻與運補(兩種說法都有),有幾個船能開進山裡的船用坑道,比如知名的翟山/大帽山坑道,九宮坑道這些,能確保動員準備不被發現。


這種坑道,不像行走坑道的壓迫感,而是在山中生出廣袤,水紋反射花崗岩的巍峨紋理,波紋蕩漾,層層如風化感。



洞口光暈順水而來,是窒息的美感,如果沒有遊客聲響,非常靜謐,國家公園每年辦理坑道音樂節,因為音場無與倫比。


因此,為了靜謐與美,有些人會去尋覓未經修復,少有遊客的廢棄行船坑道,許多每月大潮海退時,還能走到平常淹沒在海水的坑道底路。


由於視角位置,坑道也隨之高敞,變得更加壯觀,光影從大山般的洞口映入,所有宗教都夢寐的神聖場景,是我日本豐島美術館之外,我去過最寧靜的地方。



除了行船,很多營區都有集會空間,比如中山室,甚至戲院,在無盡狹隘的地道中,有著少數柳暗花明的寬敞。


最具代表性的,大概是深埋在太武山中的擎天廳,在花崗岩中,炸出一個電影院大小的集會空間,頭頂不是水泥,而是一座花崗岩大山,非常震撼,目前也是軍方管轄,但能預約進入。


最極致的,就是地下的花崗石醫院了,整座醫院就在花崗岩山中,從面南的山腳進入,醫療設施一應俱全,除了軍人,民眾也會來這看病,直到我小時候都還有記憶。


醫院裁撤後,偌大的醫院成了島上最頂級的廢墟,醫院生死的形而上,與不見天日的龐大構造,是盛產謠言與傳說的最佳組合,不時有人進門探險,其實純論美感,不論鬼神,這座醫院都是不能錯過的島上廢墟。





-

Comments


​金門縣金城鎮歐厝66號
Follow us

© 2020 by Dwell in Quemoy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