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古寧頭

  • 執筆者の写真: Dwell In Quemoy
    Dwell In Quemoy
  • 2024年12月30日
  • 読了時間: 3分

更新日:1月2日

好天氣的冬天,溫潤冬陽,微的透明略稠,適合逛村子,而南山、北山、林厝的古寧頭一帶,就是漫冬散步的首選。



所謂古寧頭,其實是圍著雙鯉湖的三個聚落,南山北山姓李,北山旁規模較小的,則是林厝。這裡發生的古寧頭大戰,是半世紀來,國內唯一有陸戰的地方,戰地中的戰地。



軍管時代前,海船能一路行到村邊,是海運通達的地方,坐擁西北角一端,出海就是同安與廈門,位置很好,還有豐富的潮間帶蚵田,古代還有鹽場,條件很好,成了堪比城鎮的島上大聚落,金門島的西北核心。



南、北山的李姓族人始終是一方之霸。清帝國時,出了數十位文人武將,與臺灣淵源不少。國共戰爭後,古寧頭一帶破敗,但李姓仍很有影響力,幾任縣長都出自這一大族,奧運金牌李洋,也是北山李氏。


因此古寧頭規模很大,滿城老屋排列密集,加上村落夠大,身在其中宛若迷宮,有許多看似平凡,但好繞好拍的巷弄,喜歡老屋的人,頭次來都難掩興奮。



由於戰爭,這裡留下頹敗的樓房,炸毀的屋頂,巷戰遺存的彈孔,十多年來因為整修,雖然抹去大半,仍是島上最能看出「曾經發生戰爭」的村子之一,有濃厚的塵封廢墟感,還有許有許多祭拜陣亡將士的將軍廟。




有名的就是「北山古洋樓」,由菲律賓閩僑興建的,曾被登陸的共軍作為指揮所,承受最猛烈的槍彈,仍保留殘存的半廢墟狀態。古寧頭還有數棟洋樓隱身村中,潔白氣派的「李森掽洋樓」,旅菲閩橋興建,屋後留有許多彈孔,一二樓兩排廊台特別寬闊。


另一棟洋樓,隱身蜿蜒村路裡,更接近雙鯉湖,坐在二樓能見湖景,景緻更好。南山也有一棟「李開和洋樓」,是南山制高點,戰爭時被國軍進駐,和北山古洋樓的共軍一南一北。



不以水文見長的金門,一般聚落頂多只有風水池,少有廣闊水面。而在這裡,以前水運暢通,海出不了,但水仍在。湖水一衣帶水,橫槓南北山之間的「雙鯉湖」,水鴨蜉蝣,樹影在湖與光間斑駁搖曳,與大片閩南房子,包圍出島上獨一的水鄉感。



鄰近不遠的慈湖,是金門最大的湖區之一,海天一色,特別靜謐遼闊。環湖而走,散心繞繞都好,有些友人還會在這野餐,是金門「湖景系」野餐代表之一。冬天時,這裡成了賞鳥勝地,許多專程拍鳥的人在這蹲點,夕陽時天色漸層,大量候鳥歸巢停歇,在湖上成群飛舞,滄桑寂寥至極。


古寧頭一帶海邊,是更為貼近對岸的內海感。聚落西北一帶,有島上數一數二的蚵田,退潮時,大片蚵田從海床露出,蚵道盡頭入海,遠景是對岸大廈,建議可站在高處,視野更好。



沿著往東到北山斷崖,是古寧頭大戰時,國共最後的血色戰場,一旁高處是大景點北山播音牆,針對對岸的心戰設施,全天候放送鄧麗君玉音,沿線有些修復後的軍事據點,景色不錯,可沿著走過。播音牆與蚵田一帶的大片田野,春時轉黃,會是成片麥田,年近入秋,則成為斑駁高粱。這裡農舍挺少,足夠大片,也有微微蜿蜒與起伏,因此縱深感十足,拍起來遼闊生動。



西北角的烏沙頭,退潮時,沙洲會緩緩浮現,對面是同安與廈門,深冬時,歸巢的候鳥會成排飛回,是最好的幾個夕陽點,附近的鱟保護區,入海小路緩坡而下,盡頭一片遼闊。










最新記事

すべて表示

コメント


​金門縣金城鎮歐厝66號
Follow us

© 2020 by Dwell in Quemoy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