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珠山

  • 執筆者の写真: Dwell In Quemoy
    Dwell In Quemoy
  • 2024年8月18日
  • 読了時間: 2分

更新日:1月3日


相比前水頭的豪氣浮誇,不遠處的珠山,則是小巧精緻的山兜小村。


金門島的西南,群丘環繞,珠山就在其中,被小丘包圍,中有大潭的村落。珠山內外共七座潭,又稱七星潭,介於規則與有幾間排列的閩式房子,圍潭聚居,高處望去,如日本的山中小村,小巧可愛,這樣山兜圍繞潭水的窪地環境,風水上也是「四水歸塘」的好地段。



珠山是薛氏族人的聚居地,因為挨了很多砲彈,沒落許久,阿嬤姊姊嫁來這,小時候印象就是成片頹屋。後來在國家公園修復活化下,民宿雨後春筍開設,才逐步成為和水頭齊名的觀光熱點。




相比前水頭,珠山只能算小村,洋樓也僅兩棟。然而,珠山在清國與民國時,有錢人挺多,是奢侈品販子會特別來的地方。金門諺語「有水頭厝,無山仔兜富」,水頭房子是全金門最奢華,卻沒有山仔兜富有-就是珠山,指小丘處村落,可見珠山多有錢。



珠山又被叫「金門第一僑村」,下南洋的人很多。早在清國一八五零年代,薛紹鑽就去了菲律賓,後來捐官建宅,門額寫「大夫第」。日後薛家族人不斷出洋,匯款回鄉翻新大厝,辦了前衛的顯影月刊,報導家鄉事務,引進新觀念,還成立「修造會」,積極進行社區建設,在公共事務與教育上,走得非常前面。




珠山只有兩棟洋樓,但都挺美。座落高處的「薛永南洋樓」,依著山邊,沿石梯而上,有座院子,然後是一座紅磚二層洋樓,二樓陽台能俯瞰整座珠山聚落與藍天綠山,這樣的景緻,是金門最好的洋樓風景之一。


因此,珠山總給人一種貴氣,是巧緻得剛好,而不是暴富的張揚,這裡古厝要不挺大,要不挺巧,比起水頭,這裡房子更閩式、更素雅些,沒有前水頭房子那樣洋派,其中大多都活化成民宿,風格各異。




深居山間窪地的珠山,房舍更密集,也更有機。小巧內斂的房舍,圍繞一條條迂迴密集的村景,加上地形略有起伏,拍起來的視覺感很有趣。另外,珠山的公共環境營造,也比其他聚落做得好,感受一致,少有突兀地景。從宗祠到水塘,銜接一旁水路,宛如小江南。




宗祠村後,能登高而上,遠望日落餘暉,起霧時,滿村隱沒其中,風景特好。夏夜晚風,還能坐望明月。山下路旁小路沿水而走,能走到赤山林道,與尚在演訓的珠山靶場,時有靶槍聲。



珠山是金門環境整體感受與精緻度,比較好的村落之一,但因過去戰爭、民宿廣設,所以住民比例較低,雖然比較精緻乾淨,但生活與真實感也少了點些,和水頭一樣,都是觀光發展走比較前面的地方。




最新記事

すべて表示

Comments


​金門縣金城鎮歐厝66號
Follow us

© 2020 by Dwell in Quemoy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