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古崗

  • 執筆者の写真: Dwell In Quemoy
    Dwell In Quemoy
  • 1月2日
  • 読了時間: 3分

山水繚繞的古崗,被許多大景點圍繞,但提到古崗,大家往往只想到古崗樓,以及翟山坑道,然後普遍忘掉坑道在這,往往忘掉這裡還有出彩的山野海色與茫茫村落。


宋帝國時,蔡氏家族就從同安來了,但現在的古崗人,大多是後來才來,出身泉州的董氏。明帝國時,朱明在蓋金門城,古崗一旁,順坡而下,山圍繞房,房子又圍繞古崗湖,山巒之外,岩山沙岸排排交錯,於是湖光山色,又傍海而居,是古崗的寫照無誤。



公路切過,一頭西邊高地,洋樓多點的大堡(大古崗),一邊東邊低矮,近湖的小社(小古崗),規模不小。因為不在保護區,因此村裡穿插不少新房,視覺完整度沒附近村子好,但老屋數量不少,有島上少有的地形起伏,修繕也沒這麼整齊,因此生活感反而比較好,比較真實,意外的好走好拍。



古崗也有幾棟洋樓,紅磚蓋的古崗學校,有連綿陽台,自南洋閩僑的倡議資助,以及在地村民撿拾海菜籌款而建,我們將他活化成一間洋樓喫茶店,賣著閩地出產的海菜水餃,致敬這段記憶。



另棟大宅,是村邊的董允耀洋樓,高牆圍繞大片畝地,有馬舍與菜園,如同獨立小莊園,規模在島上數一數二。過去被海龍使用,牆面還殘存部隊遺存的名號,最近已開放作為展示。


聚落一旁,則是名氣不小的古崗湖,高矮恰好的綠山作襯,湖光山色,風景很好。戰後國軍臨水興建北方式樣樓亭,循梯而上,景色無話可說,是蔣介石會來休憩的地方。


沿湖繞繞,都是清幽愜意,大樹徐徐,樹下有些石椅,沒有人也太過分,天氣適合時,我常常帶早餐處處坐著,早年湖裡還能划船,很多人在這約會。



隔湖相望的山巒,有座梁山步道,入口成排楓香轉黃轉紅。再往山中有各種石刻,來自鄭森妻子董友的父親董颺先手筆,清軍攻陷閩越時,他避居這,留下很多書法石刻。


再往上,能登高觀海,能面南望九龍江口。春天媽祖生前後,有機會看到海豚,來為閩人海神祝壽。另一側則是巨石綿綿,跳過石縫,坐在最外的大石,遠景是古崗湖,是天然的網美勝地。


古崗還有數不完的海岸線,高高低低,岩岸、沙岸、山濱、海灣等幾種海色地形。翟山坑道走到盡頭,叫大垵海灘的地方,有歐厝海灘的白沙與厭世的遺世獨立。村子另一側的金湯港,從高處一路逕直入海,秋冬日落與路成一線時,逆光是無法遮掩的金黃。




銅牆山營區,是海岸轉折處的環景制高點,遠處是太武山,眼下是歐厝海灘與料羅灣,另一頭則是九龍江口,是地理上的最邊緣極點,也是觀星好地方。大帽山坑道山上,也高傲地遠離人間,整座石山峭壁傾斜入海,有機會看見白海豚,如果不是毒辣的夏天,都能在這睡場午覺。



大山之下,則是在硬朗的花崗岩石山中,炸出成條能行船入內的山中坑道,相當壯觀。目前開放入內,是俗稱翟山坑道的部分,遊人少時,海湧壓縮在石洞中,有神聖的靜謐,國家公園年年都有坑道音樂祭,音場極好,票券總一瞬沒有。另一處則未修復,不建議自行前往,需計算潮汐才能走下坑底,感受更加高聳,有說不上的神境靜謐。



古崗其實常來,但總被遺忘,可能我們沒把這些當作一個整體看吧,否則,這裡的山海湖景,生活感起伏蜿蜒的村落,搭上少有的洋樓店家,是能待上一個下午的地方。

最新記事

すべて表示

Comments


​金門縣金城鎮歐厝66號
Follow us

© 2020 by Dwell in Quemoy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