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風獅爺/石獅爺

  • 執筆者の写真: Dwell In Quemoy
    Dwell In Quemoy
  • 2024年11月15日
  • 読了時間: 2分

入冬的金門蕭瑟,林木吹得挲挲作響,屋外是巨大空無,一剎那就會明白,為何金門人只能祈求風獅爺,抵抗北風的無奈。



石獅爺,俗稱風獅爺,在水獺橫空出世以前,是金門最討喜的象徵。


石獅爺有公有母,高矮胖瘦,有高大威嚴,也有長得拙趣討喜的,身著紅色為主的「襖(披風)」,都有不同的故事、意義與互動方式,與金門人的日常生活,連結很深。


會叫石獅爺,是因為這樣的石造物不限於鎮風,有時也出現在路邊路衝鎮煞,而且功能多元,從祈求生子、捉拿犯罪、克制蟻害都有,鎮風只是其一。


除了金門,廈漳泉也都可見泉州城裡,大小石獅遍布巷道,像散落日本城鄉的地藏石尊,對自然崇拜興盛的閩人而言,石獅有獨特的文化意義。



東亞本來沒獅子,也沒有相應文化,也許來自文明更悠久的中東、西亞與印度。古埃及的獅首的女神sekhmet、獅身人面像;巴比倫、亞述與波斯的勇猛象徵;印度佛教中的「護法使者」,例如文殊菩薩的坐騎。


隨著海陸交流,獅文化滲入東亞社會,生活在海路窗口、高度佛教化的閩人,於是將獅子視為面對風害與超自然威脅時,抵抗鎮煞的象徵,加上閩地多石,也有海貿容易與海外石造先進地交流,因此石獅文化特別發達。


許多人去沖繩,都會驚呼「沖繩也有風獅爺」,也是因為閩地與沖繩往來密切,許多閩越人移居擔任要職,文化也因此流傳,包括只有閩南南音與琉球在用的三味線(三弦演化而成),以及琉球遍地的「シーサー」。



相比閩地其他地方,金門石獅爺特別之處在於,有更多的鎮風需求,因為金門孤懸海外。


北風南下,在閩地他處會被地形阻擋,但金門太靠外,直面帝國文人說的「集各省之風」,加上明清帝國兩代畏懼海貿的內卷開發,導致生態惡劣,缺少林木遮蔽,使北風大到房子村莊被風沙淹沒,無法居住,只能無助祈求神靈。


這是金門的特別之處,閩南各地不是沒有石獅文化,但相對來說,較少像金門這樣有廣泛的鎮風需求,所以某些程度來說,風獅爺還真的算是「金門特產」,直面北風的金沙鎮尤其多,並非偶然。



由於這種環境支撐不了大軍,因此,渡海當兵的臺灣青年,煞費苦心地在島上種樹,樹沒顧好會被責罰的,耕耘數十年,才讓月球表面成為「海上公園」。


沒有防風林庇蔭的以前,只能求神,而現在財源豐富的金門,不遺餘力的建設,某些程度似乎又走上內卷的回頭路。


石獅爺除了信仰意義,也默述著不要重蹈的無聲警告:生態沒了,最後只能靠信仰,來祈求安慰。







Commentaires


​金門縣金城鎮歐厝66號
Follow us

© 2020 by Dwell in Quemoy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