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well In Quemoy
秘境|走法|店家|文化|觀點
Quemoy Island 金門島
金門如此特別,
中國就在眼前,
卻是臺灣的一部分。
世界三大冷戰前線之一,
歷經半世紀軍管,
滿布全島的軍跡,
與開發限制下豐富的人文與自然。
老屋成排成堆,
軍事廢墟非常多,
生活感強烈,
有濃厚的民俗傳承,
原始自然,對岸做背景的海岸,
豐富特別的鳥類與動物,
以及有別於臺灣的島嶼地景。
金門不是以「大點」取勝,
而是無數成現成面的小點,
散落在島嶼每個角落,
需要時間與身體去揮霍的繞,
平靜的走,
走馬看花的景點式走法,
也許會覺得無聊。
簡單來說,
喜歡老屋,廢墟,民俗,獨特地景,鳥類動物,
喜歡沒這麼樣板空殼,而有生活感的人,
挺適合這。
Architectures 傳統建築
臺灣老建築比例最高之處,
處處老房子,很多還上溯明清。
閩南古厝特多,有天井,屋子高,
用花崗岩,和台灣不同,住起來隱私而舒服。
洋樓上百棟,華麗精緻,南洋感強烈,
與受日本影響的臺灣洋式建築有別,適合拍照。
戰後複合閩南─洋樓─現代RC建築色彩的屋子,
也到處都有,各有特色。
老屋在金門,是整排,整片,整村,整座島都是,
在臺灣,這很難。
簡單來說,如果喜歡老屋,金門沒有不來的道理。




Military Heritage / Ruins 軍事遺產,廢墟
曾駐紮十萬大軍,
遍地佈滿碉堡,營區,坑道等軍事設施,
以及滿足官兵需求的戲院,商店街,
有著上一代人反共衛國的集體記憶,
年年有老兵回島緬懷。
少數已成景點開放,
還有大量未修復的軍事廢墟,
潮水的坑道,沙攤的戰車,廢棄的戲院,
是廢墟迷的最愛,




Coast 海岸
半世紀的軍管,
金門海岸佈滿地雷,
不能隨便下海,
全島地雷清除後,
現在的金門有全國最自然的海岸。
綿延數公里的潔白海灘,
巨石綿延入海的壯闊岩岸,
可行車入海的蚵道泥岸,
以廈門與夕陽做背景,
隨季節潮汐有多重風情。
與泉州、同安、廈門、漳州圍繞相望,
金門也有臺灣沒有的「內海感」,
風小的夏季,海潮宛若湖水,
宛如瀨戶內海。




Landscape 地景
佈滿花崗岩的小島,
臺灣少見的小麥與高粱田,
春天由綠轉黃的田間,有點南歐,
乾冷的秋冬,放晴有日本空氣感,
海霧瀰漫的春天,
又有山中島嶼的魔幻。
金門小動物特多,
豢養的牛羊鴨貓狗在路上跑,
冬天有各式各樣的候鳥,
潮間帶生物豐富,
這些年又冒出野外孔雀,
偶爾有機會看到難得的水獺與鱟。




Folklore 民俗與生活
人口最多的離島,
因此保有濃濃生活感,
傳統仍在日常運行,
不會太過觀光與軀殼化。
少了日本五十年統治與經濟奇蹟,
金門保有臺灣相對式微的,
社會結構與生活文化,
生活,信仰與語言,
也都與台灣有別,
是國內相對完整傳承的地方,
很多祭典也都維持傳統樣態。



